鹿邑的草帽草编,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它还有一个群众基础更广的“小手艺”——“掐辫子”。这是鹿邑乡村妇女主要的挣钱门路。农闲的时候,常有不女,甚至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扎堆掐辫子,但见小麦秸秆在她们的手指间翻飞,魔术般掐出来一盘盘草辫,成为编织草帽的材料。“我老奶活着时候就告诉我以前的女人都会掐辫子,扱草帽,娘家陪嫁时都会陪嫁大针和麦秸葶子”观堂乡菜口村69岁村民李运兴告诉记者。鹿邑草帽具有美观、透气、纳凉、轻便、遮阳、吸汗、耐用等特点,曾在70年代销往广州和南方一带。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鹿邑县委就把草编纳入县经济发展纲要,以城郊乡赵楼村为中心,辐射穆店、贾滩、赵村、杨湖口等20多个乡村,附近郸城、柘城、亳州等地的收购商贩前来鹿邑缴送草辫子,鹿邑国营草制品厂建立后,其草帽、草篮出口日本等中南亚国家。“我从六十年代末到2000年之间多次在河南日报上报道过鹿邑草编,那时候的城郊乡赵楼村是典型的草编村草帽村。”85岁的退休干部胡海云说。
赵楼村就是著名的“草帽村”,年加工销售草帽2000万顶。“闲着没事,掐掐辫子,活动活动,防老还能挣俩零花钱。”村里80多岁的李爱荣说话时,手中还不停地掐着辫子。在赵楼文化广场,一群中老年妇女在一起说笑,唠着家常不耽误掐着辫子,“你要掐辫子快,就要把麦秸葶子掐好整齐,”75岁的赵大娘一边掐着一边说话。按照她们说的,掐好一天的辫子就要打拐,每个家里都有一个自己简易制作的一尺长工字型拐子,随行绕上15圈成为一桄子,用绳子一系,攒多了就可以卖给赵楼的加工厂。
独特资源优势带来的是丰富的原材料和大批熟练的产业人员,鹿邑是小麦生产大县,大量的小麦秸秆除部分还田外,一些高杆小麦就会被人工收割留下来掐辫子用,正好适合草帽生产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在县里支持、引导下,一批草编企业应运而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大龄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冬季比较农闲时,鹿邑有20多万妇女从事掐辫子行业,“以前是能给家里贴补点油盐酱醋,现在一年下来能挣个2000多元”,卖辫子的赵村乡胡玉荣大娘高兴地说。赵楼村有着15家草帽加工厂,其中大型的有三家,村前村后麦地里晾晒着漂白的草帽辫子,一行行远远看着像一群穿白纱的姑娘,在绿色麦田映衬下像是春天的季节。“县里发展草编草帽产业,决定筹建赵楼村草编文化博物馆,把草编历史、传统文化、草编土工艺技术体现出来,搜寻一些老草帽、工具、民间手工用具,整理一批老图片和文字资料,把赵楼特色草编文化凝聚成大众乡愁文化氛围。”鸣鹿办事处书记冯超告诉记者。
然而,开始有些人却看不上这个“土产业”,觉得“来钱慢、来钱少,对财政的贡献率很低”,建议把产业发展的精力、财力放在引进“高大上”的项目上。
“发展产业,最大的优势是群众基础。”“草编业虽小,可不能小看。草编的每个环节落地,都能让群众受益。”“它看起来土,做起来洋,掐辫子也能掐来外汇。”县里领导逢会必讲这些道理。
小的做大、土的做“洋”,需要下的功夫还真不少:对传统编织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给草帽增加文化含量,运用信息技术转变生产、销售方式。“我做的草帽一顶卖不到10块钱,儿子现在做的帽子能卖到3000元。”做了一辈子草编生意的牛继全感慨不已。
“数百年的草编术,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增加草帽的文化附加值,借力信息化,使我们的草编产业韧性十足。”赵楼村党支部书记赵心银说。
以前,鹿邑草编产业已经走上了国际市场,现在结合现代工艺实现从“先生产后推销”到“先订单后生产”的转变。有的草帽价格从时尚工艺的角度涨到千元以上,草帽的深加工和向国际市场转卖,带动更多的妇女在家里就业并照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