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年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快速读懂茂名发展!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预期挑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广东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茂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904.63亿元,比上年增长0.5%。第一产业增加值699.0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421.12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增加值1784.51亿元,下降0.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7.9:36.4:4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68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320美元),增长0.03%。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23.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5.9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84%,比上年末提高0.7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90万人,出生率为9.66‰;死亡人口4.14万人,死亡率为5.06‰;自然增长率为4.60‰。全市年末户籍人口825.97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99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以下简称同口径)0.5%,自然口径下降5.0%;其中,税收收入63.76亿元,同口径下降12.8%,自然口径下降23.2%。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2.90亿元,增长4.6%。其中,教育支出138.60亿元,增长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77亿元,增长4.6%;卫生健康支出64.25亿元,增长5.9%。民生类支出421.40亿元,增长3.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2.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9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2300人,促进创业人数2447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4%,衣着类价格下降2.0%,居住类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5.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1.1%,其中轻工业上涨3.4%,重工业上涨24.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跌17.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涨4.0%,非金属矿采选业下跌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涨5.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上涨18.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涨0.5%。33个大类行业“28升5降”,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35.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3.0%,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5.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跌3.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上涨3.7%,非金属矿采选业下跌1.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跌0.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上涨2.1%,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上涨3.2%。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126.29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713.71亿元,比上年增长5.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6.75万亩,增长0.2%;甘蔗种植面积11.23万亩,增长1.3%;花生种植面积68.32万亩,下降3.1%;蔬菜种植面积191.57万亩,增长2.9%;中草药种植面积33.25万亩,增长72.6%。
全年粮食产量153.17万吨,比上年增长0.1%;甘蔗产量57.20万吨,增长4.1%;花生产量15.89万吨,下降1.7%;蔬菜产量387.15万吨,增长4.3%;园林水果总产量457.53万吨,增长3.1%。其中,香蕉产量191.60万吨,增长3.4%;荔枝产量55.06万吨,下降5.3%;龙眼产量49.18万吨,下降9.2%;李子产量29.93万吨,下降2.3%;中草药材产量10.45万吨,增长25.8%。
全年肉类总产量78.72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猪肉产量47.21万吨,增长5.0%;禽肉产量30.38万吨,增长0.7%。年末生猪存栏309.54万头,增长1.1%;全年生猪出栏587.25万头,增长2.5%。家禽出栏2.16亿只,增长1.5%。
全年水产品产量92.64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海水产品57.84万吨,下降2.4%;淡水产品34.80万吨,增长4.8%,其中罗非鱼产量25.28万吨,增长7.2%。
全年木材产量37.0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22.57万千瓦,增长1.9%。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8.0%,分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企业下降9.2%,地方企业下降6.2%;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下降8.8%,中型企业下降9.9%,小微企业下降6.6%;分行业看,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4.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9.0%,医药制造业增长11.6%。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86.5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9.01%,营业收入增长11.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0.1%。年末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87个,其中特级资质2家,一级资质32家,二级资质105家,三级资质148家。全年建筑业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完成总产值1216.71亿元,下降0.9%。签订施工合同额2474.46亿元,下降3.7%。年末就业人员18.24万人,下降10.4%。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5.8%;房地产业增加值208.27亿元,比上年下降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9.46亿元,下降7.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32.36亿元,下降4.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8.71亿元,下降4.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91.82亿元,增长1.0%。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4.10亿元,比上年下降3.5%;利润总额12.50亿元,下降6.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6.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17.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34.2%。
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1524万吨,比上年下降7.5%,货物周转量176.76亿吨公里,下降11.6%;水路货运量766万吨,下降1.7%,货物周转量80.08亿吨公里,增长0.9%。港口货物吞吐量3162万吨,增长9.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404万吨,增长2.9%,内贸货物吞吐量1758万吨,增长15.5%。
全年公路客运量950万人,下降32.5%,旅客周转量13.28亿人公里,下降37.3%;水路客运量9万人,下降23.9%,水路旅客周转量161万人公里,下降24.5%。
全年铁路客运量458.23万人,下降29.0%,其中高铁(动车)客运量353.03万人,下降26.0%。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9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52.11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99.3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私人汽车93.85万辆,增长8.2%。民用轿车保有量89.11万辆,增长9.4%,其中私人轿车86.40万辆,增长8.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20.10亿元,增长23.3%;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3.01亿元,增长18.5%;快递业务量10299.99万件,增长30.2%;快递业务收入12.03亿元,增长15.7%;电信业务总量(按2021年不变价计算)53.26亿元,增长19.9%。年末电线%。其中,固定电线万户,增长55.4%,占移动电线%。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514.05万户,增长2.7%。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2%。民间投资下降1.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9%。工业投资增长9.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3%,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3.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73.78亿元,比上年下降19.7%。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11.73亿元,下降21.4%;办公楼投资1.49亿元,增长53.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0.66亿元,下降6.8%。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85.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42.38万平方米,下降22.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0.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67.98亿元,增长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41.91亿元,增长1.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1324.21亿元,增长1.1%;餐饮收入185.68亿元,下降1.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4.7%,化妆品类增长3.7%,金银珠宝类下降33.6%,日用品类下降11.2%,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5%,书报杂志类增长28.1%,家用电器PG PG电子 APP和音像器材类下降50.7%,中西药品类增长11.4%,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9.1%,家具类下降29.1%,通讯器材类下降16.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1.1%,汽车类下降13.0%。
全年进出口总额25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出口180亿元,增长5.4%;进口77.15亿元,增长31.8%。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02.85亿元,下降8.4%。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9个,比上年增长7.4%;合同外资金额102.06亿元,增长452.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89亿元,下降58.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86.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各项贷款余额2412.27亿元,增长13.5%。年末全市农商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970亿元,增长5.1%;各项贷款余额546.28亿元,增长6.8%。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年利润(税后)43.57亿元,增长3.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69%,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5.70亿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9.02亿元,下降14.5%;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4.27亿元,增长19.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22.41亿元,增长3.3%。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38.14亿元,增长22.2%。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6.01亿元,下降9.6%;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0.95亿元,增长34.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11.17亿元,增长24.9%。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8元,比上年增长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3元,同比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4元,同比增长4.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1年的1.55缩小为1.53。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740元,比上年增长2.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90元,同比增长0.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059元,同比增长3.7%。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3%,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6.9%,与上年持平;农村为39.7%,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24平方米,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8.11平方米,同比增长4.6%。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85.19万人,比上年增长3.1%。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3.95万人,增长1.3%。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1.40万人,下降2.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67.52万人,下降7.4%。参加工伤保险40.82万人,增长4.5%。参加失业保险37.12万人,增长3.6%。参加生育保险42.27万人,增长4.6%。
全年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05.0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年末累计结余68.49亿元,下降13.5%。全年全市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86.84亿元,增长7.5%;年末累计结余66.47亿元,增长6.0%。年末城镇低保人数1.15万人,农村低保人数11.50万人。全年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210人。
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2.49万张。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6所,集中供养孤儿669人;敬老院94所,集中供养老人927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44万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都达到年人均11321元。全市养老床位2.36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21万张。全市共发行福利彩票3.47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41亿元。
全市普通本专科招生2.57万人,比上年下降4.8%;在校学生9.08万人,增长9.4%;毕业生2.08万人,增长28.2%。成人本专科招生0.68万人,下降17.3%;在校学生2.08万人,下降10.1%;毕业生0.92万人,下降0.5%。中等职业(不含技工学校)教育招生2.74万人,下降3.1%;在校学生7.21万人,增长2.3%;毕业生2.00万人,下降1.3%。技工学校招生1.63万人,增长19.2%;在校学生4.06万人,增长8.3%;毕业生1.20万人,增长6.4%。
普通高中招生5.31万人,比上年下降2.5%;在校学生16.07万人,下降0.5%,毕业生5.35万人,增长5.5%;普通初中招生11.64万人,增长5.9%,在校学生32.45万人,增长6.3%,毕业生9.84万人,增长6.2%;小学招生11.11万人,下降6.4%,在校学生70.94万人,下降0.4%,毕业生11.48万人,增长5.8%;学前教育招生10.96万人,下降12.2%,在校学生32.95万人,下降2.9%,毕业生13.74万人,下降10.2%;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46人,下降5.0%,在校学生2141人,增长5.4%,毕业生319人,下降4.8%。
全年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167项。全年全市专利授权总量3883件,下降14.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39件,增长16.0%。全年《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0件。全年有效发明专利1059件,增长15.6%。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387项,增长24.4%,技术合同成交额5.47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77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0个,演出2000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组织文艺表演活动235次;县级以上博物馆7个;文化站111个。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量301.33万册(件),其中图书253.49万册。全年读者总流通人次203.50万人次。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台5座,中波发射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有线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1011.3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1%,其中过夜游客464.23万人次,下降16.7%。旅游总收入82.14亿元,下降19.5%,旅游外汇收入349.94万美元,增长8.7%。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73个(含村卫生室),比上年增加41个,其中,医院82个、卫生院9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9个,妇幼保健机构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村卫生室3144个。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82万人,比上年增长4.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2万人,注册护士1.79万人。拥有医疗床位3.90万张,其中医院2.36万张。全市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6万人,床位1.18万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0人,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2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77万例,死亡87人,发病率286.75/10万,死亡率1.41/10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2%,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全市体育健儿在参加全省及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1枚、银牌17枚、铜牌27枚。其中,在全国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3枚。
全年水资源总量134.8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9.8%。年平均降水量2232毫米,增长91.5%。年末全市大型水库蓄水总量8.29亿立方米,增长33.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18.7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41%,单位GDP能耗下降7.9%。全社会用电量153.91亿千瓦时,增长0.7%。其中,工业用电量73.76亿千瓦时,下降4.2%。
全市12个水质监控断面中,Ⅰ-Ⅱ类水质的断面比例58.3%,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33.4%,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8.3%,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均为0。全市近岸海域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88.5%,二类海水占10.9%,三类海水占0.5%,四类海水占0.1%,劣四类海水占0%。
全市灰霾天气日数5天。全年日照时数1779.7小时,比上年下降10.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1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19微克/立方米,年均值分别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一级、一级、二级标准。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8微克/立方米、0.9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比例97.3%。全市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1座,污水日处理能力66.28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68万公顷。全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7.58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7.40亿元。
全年完成营造林3230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51公顷,当年新封山(沙)育林4953公顷,退化林修复6008公顷,中幼林抚育20688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5.8%,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全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511公顷。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9起,死亡56人,受伤18人,直接经济损失2733.35万元。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7起,死亡176人,受伤560人,直接经济损失128.02万元。其中,生产经营通事故26起,死亡31人,受伤16人,直接经济损失641万元。
②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为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同口径增长率。
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增速为可比口径。
⑤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⑥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是:(1)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2)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⑦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PG PG电子 APP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⑩从2019年开始,已实现合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纳入“广播电视台”指标统计,“广播电视台”包括市、区(县级市)广播电视台。
本公报中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茂名海关;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茂名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茂名中心支行;银行业利润数据来自茂名银保监分局;保险业数据来自茂名保险协会;技术合同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开放大学、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滨海校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专利、质量检验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水产品产量、农机总动力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社会服务业机构、低保人数、福利彩票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林业、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市林业局;环境监测、海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务局;灾情、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户籍人口、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茂名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