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草产品加工业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企业总设计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产业化格局雏形已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草产品加工企业超过390家,主要分布在北方省区,而且90%以上为民营企业,实际生产加工量约230万吨左右,其中国内省区间销售近100万吨,国内市场主要为上海、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出口日韩等国31万吨。
前言:草是生物,国内外以草类为对象开展生物高新技术的研究,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都是最早也最广泛的应用对象之一。草地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系统内与系统外各要素的关联及运作规律,投入与产出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等等,也是草地科学重要领域。草的基础性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从草业现状来看,在应用科学与开发研究方面日益迫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退耕还林(草)工程列为西部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海南是青海省畜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同时又是谷物饲料生产相对薄弱,饲料工业发展滞后。发展高效草食型和节粮型生态畜牧业是全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必需要以发展草产品为主的饲料工业予以支撑,海南州通过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调整种植业结构,为发展以草产品为主的饲料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生态建设来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饲草生产基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海南州畜牧业生产长期依赖天然草地放牧经营的粗放型畜牧业经济,饲料工业发展相对滞后,饲料工业面临着产品结构单
一、科技含量低、设备陈旧老化、经营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问题。草产品生产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体系,草产品生产仍是空白。目前,我国饲料产品保持刚性增长态势,但国内商品草市场容量约1000万吨,能形成商品的草产品不足20万吨,只占国内市场缺口的2%。从省内市场分析,全省饲料产品年需求量约123万吨,目前饲料年生产量为9.8万吨,仅为饲料年需求量的8%。可见现代畜牧业对草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草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草产品加工工艺主要采用人工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和混合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人工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是将牧草适时刈割后直接运往苜蓿草产品加工厂,经人工快速烘干后加工成草产品;混合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是将牧草适时刈割后,经切割压扁后在田间凉晒,待水份降低40%—50%,集垛切割后运往草产品加工厂加工成草产品。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基地建设及草产品加工厂建设两大部分。建设良种草生产基地10万亩,建设集雨窖2万座80万m3,配置2万台(套)移动式喷灌机;草产品加工厂建设征用厂区建设用地30亩,建设草产品加工车间、办公楼、库房、贮料场等。购置捆草机、烘干设备、草产品加工包装设备,配置仪器设备等。
项目投资8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9400.00万元,企业利润(税后)2509.22万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828.04万元,农牧民增收150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0元。
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利用遥感及信息等先进手段和实地调查、点面结合等方式,掌握草地资源现状及动态监控,对资源及分区做出科学评价,制定全国和地方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开发利用规划,以便有步骤、有计划地保护和开发。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由于我国人力、技术、财力投入不足,育种工作远不适应草业发展。又因为草与大田作物在良种繁育方面有其特殊性,加上重农轻牧等因素,多年来虽做了一些工作,但至今草的良繁体系和种子基地为数极少,且不够规范。至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草坪草,国内基本没有选育机构,90%以上靠进口,不但耗费大量国家外汇,而且常因适应性差而在生长期、保绿期都大大低于原产地的性状。牧草、草坪草、水士保持用草都迫切需要技术结合,加快选育进度,并建立相近在退耕还草及生态建设中已把草建立在以国产种子为基础的良种繁育和种子生产基地是草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草坪在建植以后,要精心维护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及环境效益。而牧草在收获后要最大限度保存其水分,植株内的可消化营养物质才能体现最佳商品价值。我国草业加工技术不但无法和先进国家相比,而且与我国其他农作物也有差距。一般在牧草收割后依靠自
然脱水干燥,经露水浸润或雨淋能使草可消化营养损失5%至30%以上。牧草打捆、烘干、粉碎制料等都只有个别程序有研究或探索,由于生产规模以及建设投资大,至今还几乎是空白。要形成商品草产业,加工是薄弱环节,依赖进口设备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适合我国草业加工机械化技术研究应及早纳入日程。
节粮型和草食型畜牧业发展是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其中草地畜牧业是主攻目标。长期以来,草地承载量过大,且以放牧饲养方式为主,导致草地超载,遭受破坏而退化。要彻底转变数量型发展观,改变纯放牧饲养方式,以提高草地畜产品为目标,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对草地资源加强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半农半牧区全面推行半舍饲和舍饲饲养,在牧区推行划区轮牧和半舍饲饲养。这方面已有了相当的技术贮备,关键是要采取行政、法制及经济结合手段,使有效的科技措施加速推广和落实。
以草坪为例,草坪是美国十大工业产业之一,即要有优良品种的种子,又要有专用的复合肥、专用农药和专用种子包衣,即要有草坪建植的场地、播种、铺卷等机械设备,又要有草坪管理和维护的剪割、排灌等机具。无论是草坪、饲用牧草及天然草地都必须有系统配套技术。而从商品和市场而言,也由主导产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科学和技术是产业和经济的原动力。草和农作物一样,需要有科技的支撑才会形成有效益的产业。几十年来,草业科技队伍有了基础,专业教育体系也已建立,但由于投入不足,所培养的人才不少改行、外流,有的过早地在“商海”中开拓和拼搏,困难很大。国家应尽快加强草业科教体系建设和投入。
草业具备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效益,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广大的天然草地属于第一性生产,多数是通过第二性生产转化为畜产品而评价其效益。因此,除了极少商品草流通以外,几乎不对草地做直接经济评价。投入极少,放牧饲养的产出也有限,虽然科学家们提出用单位面积草地生产畜产品单位(羊单位)借以评价草地生产力,然而在国家经济统计仍无法表达,从而对60亿亩草地资源难以做出经济运行的评价。另外种植的生态草地为水土保持、绿化等,目前也还缺乏评价标准,只有概念上社会效益。这些都不利于草产业发展和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利用。如果每亩草地提高10元的生产价值,则国民经济就增加600亿元,影响及潜力是巨大的。因此看来,研究和建立对草地生产力的评价方法,并列入国民经
济统计系列,对草业的发展是必要的,草业作为经济与生态功能俱备的产业应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与鼓励。
草的产业化即商品化,商品发展要培育市场。草的市场不仅客观存在,而且需求迫切。草地改良和畜牧业要有优质种和饲草,国土治理和生态建设需要大量草类,而国际市场也极为关注我国的草业。近年来,欧、美、大洋洲不少草种企业经调研基础后在我国一些有条件发展的省分、地区建立草种和饲草(特别是豆科苜蓿)基地,打算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太廉价劳动力改变过去由欧、美大陆远洋运草到东南亚大市场的格局,在中国生产,就近销售。我国一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也开始投入草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的行列。中国加入WTO以后,草业将是备受青睐、有诱惑力的领域。前些年欧美国家仅仅为了利用苜蓿种子生产蔬菜沙拉,一个定单几乎把我国北方生产的苜蓿种子全部收购,而我国生产却急需繁殖苜蓿种子。近年来由于提高了价格,外商无利可图才保证了种子生产。由此可见,草业发展前景可以预计,但是草业的形成必须有政府行为,企业参与,商业动作。政府无疑要规划引导和扶持产业的形成,同时要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源投入到草业发展的行列。当前国家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措施以适时调整结构,加强生态建设,这是英明决策,而且在实施中考虑到农民利益,政府给以补偿。国家提出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实际上把退耕还草的生态效益和舍粮种草调整结构获取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这必然对草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极大的契机。总之,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完善是草业发展必然遵循的规律。
随着饱温问题的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普遍提高。特别是大连市率先扩展城市绿地,大量发展草坪以来,大中小城市甚至较大集镇也铺设草坪,草坪业迅速形成诱人的巨大市场,包括长期在科研、院校从事草业草坪的企业有大小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十万人,除园林部门是国营企业外,大量为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仅少数有影响力,一般规模小,经营极不规范。15年来,进口草坪种子从10吨提高到4000吨左右,增长400倍,而每亩草坪的建植可获和工程获利都颇可观,但是建设在国外草种基础上的产业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和病害等,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建植后的草坪由于护理不足而短年废弃,造成不少损失。草业包含草坪,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也是有较大效益的产业,但它应是持久的,不应该急功近利。从草业来讲,关键在于造就善经营又掌握技术的人才,在于研究开发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天然草地,大面积人工草地的改良与建立,都需要持之以恒、深入实际地扎实工作,才能开拓成有前景的产业。因此,必须提高产业经营队伍的素质,有高度
草地有牧区天然草地、农区人工草地、城市绿化草地之分,但统属草本植物,具有共同的属性、特性及科技内涵,因而目前在草学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及科技管理方面是统一的。但因为草又具备经济、生态、生活等多重功能,从管理职能上必然隶属不同的相关部门。80年代中期一度强调种草种树,草地科学家根据钱学森同志的构想而呼吁过建立草业部、草业局以加强专业管理,这只能随着事业发展与实际可能,留待将来去考虑。当前草与林,草与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及水利设施的生物利用,草与铁路、公路、坡地、机场建设,草与保健药物,草与加工工业,草与绿化、体育设施,草与环境生态建设等密切相关,虽然许多职能分工管理是明确的,但也有职能交叉、事业相融的方面,应该着力加强草地主管部门的管理力量,特别是当前面临生态问题的压力较大,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部门的统筹规划,加强各级政府统筹协调,一方面推进行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站在全局高度互相支持配合,以发挥草业在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作用。
【1】张玉发;王庆锁;苏加楷试论中国苜蓿产业化[期刊论文]-中国草地 2000(01)
【2】戴冠英我国苜蓿产品出口前景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期刊论文]-草业科学 2002(08)
摘要:干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是把天然草地或人工种植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进行适时收割,晾晒和贮藏的过程。饲草是奶牛日粮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保存方法主要有两种:发酵制成青贮料和晒干制成干草。干草是奶牛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提供产奶母牛能量需要的23%和其他生理阶段能量需要的29%[1]。优质干草是我国出口的主要草产品,也是国内牧草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但是,我国目前生产的干草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种草面积的逐步扩大,优质干草需求量必然不断增加,对干草的质量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提高干草调制技术水平,解决加工环节制约草业生产问题,是推动草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前言:干草调制技术的提高对于草业科学及生产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干草调制的意义,牧草的最适刈割时期,牧草在干燥过程的变化,苜蓿的推广及利用前景。作者旨在通过了解干草调制的原理、方法及意义,对牧草干燥的应用产生有效的积极意义,并推动草业产业的发展。
刚刚收割的青绿牧草称为鲜草,鲜草的含水量大多在50%~85%或以上,鲜草经过一定时间的晾晒或人工干燥,水分达到15%~18%或以下时,即为干草。而干草调制就是把天然草地或人工种植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进行适时地收割,晾晒和贮藏的过程。
因为我国的草地牧草生产,存在着季节间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暖季也就是夏秋两季在饲草的草量和品质上明显超过冷季也就是冬春两季,这样就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不稳定性。冷季牧草停止生长,枯草的营养价值严重下降,因此
放牧不能满足家畜的需要。靠天养畜就会造成“秋肥,冬瘦,春死”的局面。所以充分准备越冬干草对于发展畜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大大刺激了我国的草食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今年来国家也出台了相关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同时优质的干草产品还是国际贸易中的热门产品,而且在与我们临近的国家比如说日本、韩国和菲律宾都是国际干草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因此,我国大力发展牧草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生产营养价值高,颜色绿,叶量丰富和气味芳香的优质干草,则成为目前干草调制的主要任务。传统青干草调制技术虽然成本低,方法简便,牧民容易操作,但调制青干草时也是该地区雨水比较多的时候,不仅造成了牧草利用率低!营养物质流失严重,而且在收储过程中常有霉变!腐烂发生,容易引起家畜中毒,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加快研究优质青干草捆加工调制技术,提高饲草料质量已迫在眉睫。
牧草的最适刈割时期,主要是有两个指标一是产草量;二是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含量。最佳的收割期就是产草量和营养成分之积最高的时候。
人工割草主要是在我国农区和半农牧区,通常采用镰刀或钐刀,效率较低,适合于小面积割草场。机械化割草在一些大型牧草生产加工企业得到推广和普及,大大地提高理论生产效率。
能否把大量的牧草变成可利用的优质牧草产品,就要取决于牧草的干燥这一环节。当然在干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机械物理方面的损失。首先,刈割后的牧草水分散失很快,这一阶段主要是植物体内部散发掉游离水。然后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速度就会越来越慢,因为此时是散发结合水。第一阶段生理生化期也就是牧草凋萎期,此时因为牧草与根分离,营养物质供应中断,同化作用转向分解作用,只能分解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饥饿代谢。水分减少到40%~50%左右细胞死亡。第二阶段生化过程也就是牧草干燥后期,细胞死亡后,在酶的参与下进入生化阶段,碳水化合物几乎不变,蛋白质和氨基酸损失加大。
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大部分是因为在搂草,翻草,搬运,堆垛等一系列作业中,由于叶片,嫩茎,花序等细嫩部分折断,脱落而造成的。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晒制干草的时候,植物体内的胡萝卜素,叶绿素及维生素C等受光化学作用而损失。雨淋损失,就是雨淋会增加牧草的湿度,延长干燥时间,由于呼吸作用而消耗营养物质的损失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损失,死亡后的植物体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它们使干草的品质降低,水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下降。
优质的干草应该是适时刈割,含叶量丰富,色绿而具有干草特有的香,不混有有毒有害物质,含水分在17%以下,这样才能使干草长期贮藏而不变质。比如紫花苜蓿茎、叶的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干草的品质主要决定于叶的含量。许多研究也指出苜蓿叶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茎,叶对苜蓿的干草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2~4]。随着初花期后,刈割时期的延迟,茎的木质化程度急剧增加,蛋白质含量会显著降低[5~6]
苜蓿为豆科苜蓿属(Medicago L.)植物的通称,分布很广,多数为草本,少数为半灌木和灌木,多数为一年生,少数为多年生[8]。其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9],在现代草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地位[10]。
与其它饲料作物相比,苜蓿具有特殊的植物学及生物学特性,主要体现在生物产量、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等诸多方面[11],其优点具体表现在[12]:①生命力和抗逆性较强。苜蓿根系发达,能在多种类型的气候环境下生长,抗寒、抗旱、抗病性均很强。苜蓿成株能在-40℃以下的低温中生存,有的品种或生态型能在高于 50℃的温度下存活,因而苜蓿在温带和寒带各地均能生长。②生产能力强,产草量高。苜蓿的产草量受生长年限和生长环境条件的影响,种植 2~5 年的苜蓿鲜草产量一般在2000~4000kg/亩,干草产量 500~800kg/亩。③持久性好,可利用年限长。苜蓿寿命长达 30 年之久,一般可利用 7~10 年。④再生能力强,再生速度快。苜蓿的再生性很强,刈割后能很快恢复,北方地区一年可刈割 2~5 次,南方地区可刈割 5~7 次。⑤适口性好,家畜较为喜食。苜蓿茎叶柔嫩鲜美,家畜对其较为喜食,是家畜饲养的首选牧草。⑥营养丰富,消化率高。苜蓿
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舍饲养殖业的兴起,牲畜头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牧草急剧减少,草畜矛盾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保证饲草的充足均衡供应,提高饲草料利用率,缓解草畜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内外畜牧业发展成功地经验证明,干草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饲料形式[13]。因此,大力发展人工牧草产业,建植人工草地,调制优质干草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有效解决草畜矛盾的难题,而苜蓿作为“牧草之王”是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首选牧草。参考文献
[13]武红.苜蓿干草优化调制技术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12-13
[建筑安装业发展概况]2003年,全市有资质的建筑安装企业87家,建筑企业总产值51.9亿元,其中施工产值50.5亿元,年创利润总额1.7亿元,净资产10.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
9.3万元/人,施工工程分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2005年,全市建筑业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健全行业保障体系,强化队伍素质和外向开拓,增强宏观指导和服务功能,坚持3个文明一起抓,使全市建筑管理各项工作保持了高质量运转,建筑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年,肥城在第二轮“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评比中榜上有名,名列第二。2007年,肥城再次被评为“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名列第二。至2007年,全市有持证建筑安装企业92家,在册职工8.5万人,施工工程分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全市完成建筑企业总产值108亿元,比2003年增长2.1倍,施工产值105.3亿元,增长2.1倍,年创利润总额3.6亿元,增长2.1倍,净产值15亿元,增长1.4倍,全员劳动生产率12.7万元/人,增长1.4倍。
我国饮料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9年,我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饮料企业完成饮料产量1186万吨,2000年完成1490.83万吨,年增长率达25.7%,这已是我国饮料业连续周年保持增长。饮料“十强”企业2000年完成产量614.84万元,比1999年增长28.65%,超过全行业增幅。这些数字表明,中国饮料业正在成为国内发展最快、品牌后起之秀最多最强大的行业之一。
2000年中国饮料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呢?大中型企业共同发展从各省情况来看,去年广东省完成饮料产量351万吨,居第一位;接下来依次是浙江292万吨、上海132万吨、江苏92万吨、河北84万吨、北京66万吨、湖北64万吨、辽宁47万吨。作为我国饮料行业的主体企业和品牌,“十强”企业完成产量614.84万吨,比上年增长28.65%,其中娃哈哈集团以224万吨的产量稳坐行业头把交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企业完成总产量359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完成“两乐”品牌产量326万吨,比上年增长10%。与1999年相比,大企业、大品牌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主要表现在:“十强”和“两乐”企业共完成产量972万吨,比上年增长21.8%,低于全行业25.7%的增长幅度;“十强”企业的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市 场占有率由上半年的45%回调至全年的41%,与1999年的40%相比只是略有增长。这说明,饮料产量的增长除了一批大型企业的稳定发展,还有一批中型企业正在努力追赶。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0年瓶装饮用水产量为554万吨,居各品种之首,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37%;碳酸饮料为46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1%,其中“两乐”企业为326万吨,娃哈哈集团为约50万吨;茶饮料是近两年饮料企业发展的重点,经过调味的红茶、绿茶、柠檬茶、乌龙茶等茶饮料发展最快,总产量约为18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12.4%,成为饮料中的第三大品种;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为97万吨。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果汁型饮料,分别占据了饮料产量的前四位,碳酸饮料“一统江山”的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以“十强”2000年的生产情况为例,瓶装饮用水和茶饮料的比重分别为44.l%和17.14%,分别比1999年上涨了2%和3.6%。对饮料品种需求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饮料的认知变化,由以前的单纯解渴发展为追求健康、营养(功能),但无论是解渴型还是营养型,都必须满足口感好这个基本要素。优秀品牌 整体亮相在去年原国家轻工局主办的’2000中国国际食品及食品加工和包装技术设备展览会上,“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首次整体亮相,加上“国家豆奶生产示范企业”的首次集中展示,充分显示了我国饮料工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行业的凝聚力。“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堤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早在1999年就组织评选推出的,人选者都是业
内的龙头企业和优秀民族品牌。“国家豆奶生产示范企业”则是在去年4月’2000全国豆奶发展研讨会后,协会及业界同仁充分认识到我国豆奶消费的巨大潜力及目前豆奶市场的诸多不规范,必须树立优质豆奶品牌并扩大其知名度,经过评审 并由原国家轻工业局批复的。这些优秀品牌的整体亮相,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强势关注,而且吸引了许多普通消费者的目光,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饮料消费税调研初见端倪去年初,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又将饮料消费税的开征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投入了大量精力于饮料消费税的调研、分析工作中。去年初,应财政部有关部门要求,协会做了尚不适宜开征消费税的书面报告,4月组织召开了部分饮料企业的座谈会,向财政部有关部门汇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为了使我国饮料税收政策与国际接轨,去年5月,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原国家轻工业局共同组成考察组,赴菲律宾、德国、法国、意大利进行了专题考察,以上四国均未开征饮料消费税,根据对这些国家饮料协()会、饮料厂及相关财政部门的考察情况,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向财政部提交的出国考察报告中,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了饮料行业量增利减、税负承受能力差的现状,提出我国暂不宜开证饮料消费税的建议。目前财政部已表示该建议有理有据,可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参考依据。竞争加剧 市场稳定
在产量大幅增长、主体产品日趋均衡的同时,2000年饮料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这种竞争的激烈直接反映在饮料的售价.与1999年相比,白糖价*涨m0/0,PET粒料价上涨180/0,水价匕涨对此在原辅料均涨价的情况下,国内大品牌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饮料吨产品销售收入却下降了2%-12%不等。2000年春夏发生的瓶装饮用水之争,虽然包含了学术界的争议,但消费者更多感受到的是竞争的火药味,对身陷其中的企业来说,更是感到了市场竞争的惨烈。幸运的是,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正在日臻成熟,表现出消费行为、购买行为的理性化。从总体上看,消费者并没有因为价格下降、“水战”以及某些过度促销而改变对品种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饮料行业的形象获得了不断提高,它使真正投身于这一行业的人充满激情和希望:中国饮料业除了是发展最快、品牌后起之秀最多最强大的行业,还是最早改革开放的行业,市场程度最高的行业,国际先进营销管理渗透最有效的行业,国际品牌投入最大的行业。随着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如政策、融资等的不断优化,中国饮料业将书写新的辉煌。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今年工作重点: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提出了今年协会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协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为政府服务方面,要完成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如行业调查、项目审查等,及时宣传与饮料相关的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协助政府做好饮料行业的有效利用外资工作及对外国牌号碳酸饮料的管理工作;及时反映行业情况,为政府制定饮料行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当好参谋;提出行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改造方向、科研发展方向,推出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争取政策的倾斜;协助政府做好相应的反倾销和应诉工作,促进我国饮料业在国内外市场贸易环境的正常化。在为行业服务力面,要积极关注我国人世后对饮料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共商解决对策,向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继续关注饮料税收政策的变化,努力实现为国家交税和行业发展的良性循;加强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开展橙汁检测方法的宣传工作;积极协调行业内可能出现的不利于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问题,积极反映饮料生产中PET聚酯切片等包装原材料供应中的问题等。在技术信息服务方面,除了继续办好相关杂志和内部通讯外,还将调查编辑《200年全国饮料工业企业经济指标资料汇编》和《“十强”及“两乐”企业的季度、半年、生产情况》,并及时编印发至有关单位。对非饮料生产的企事业会员单位,将增加与饮料生产相关情况的调查。为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协会还将组织召开多种饮料发展的研讨会,如2001年中国茶饮料发展研讨会,2001年北京国际饮料科学技术报告会,协助办好第二届上海国际啤酒饮料技术及设备展览会、2001年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包装展览会等。在条件成熟时,试行开展提倡100%果汁健康消费的有关工作,并适时召开全国果蔬汁饮料发展研讨会。积极推广新设备、新包装和新原辅配料、添加 剂等,为饮料出新品、上档次服务。另据了解,协会还将创办中国饮料网,增强协会为会员服务的手段,提升中国饮料业的形象
早期的旅店是从简单的民居住房演变而来的,故被称作“舍”,古文中有“野舍”、“庐舍”、“客舍”、“旅舍”等称法。后来交通发展了,又被称作“次”,如客次、旅次、途次、车次、军次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旅店日益商品化,成为社会经济组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人们于是将其称作“栈”或“店”,如客店(栈)、旅店(栈)、车店(栈)、马店(栈)等。现在的旅馆、酒店等称法也早已有之。古代就有候馆、行馆、别馆、客馆等等。。人们对旅店的称呼因时代与地区的差别,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古代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叫法外,较常用的还有“逆”、“家”、“居”、寓”、“邸”、“所”、“院”、“寮”、“宸”等等。
中国古代的旅店分官方和民办的两种。官方的以设在交通要道上的驿舍、驿馆及京城、都市里的馆舍为主,主要供接待贵宾、使臣及官员差役出行使用。
中国的驿传制度,最早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有一个“走至至”字,据考就是“马日”的本字,指古代驿传专用的车子,办驿传就少不了设驿亭传舍,以备宿供膳,歇马修车。《周礼》一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周驿亭传舍的设置情况,书中写道,“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在官道沿途开设食宿设施,“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周代的驿道,每三五十里设市宿,有住所、饮食、粮草和马匹备用。在两市或两宿之间还设置了庐,庐也就是房舍,每隔十里就有一庐。
《诗经》里有一首诗,记叙一个叫公刘的来到京师之野,看到各种各样的庐旅,不胜感叹,“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之,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笃公刘,于豳斯馆”。于是他下榻客舍中,亲身体验了旅馆中的生活情趣。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商朝京师旅店业的兴旺,处处有庐旅,供宿非常方便。
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使西周的旅店业受益匪浅。周代人们讲究礼仪,对外来宾客照顾和招呼都很好,在历史上留下了“宾至如归”的美誉。《国语》曾描写过宾至如归的场面:“敌国宾至,关君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效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援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人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禀人献饩,司马陈刍,二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人如归,是故大小莫不怀爱。”为了接待宾客,周京宾馆和在朝百官马上行动起来,朝内朝外分工明确,上上下下配合一致,有人开门而候,有人仪仗相迎,三公亲出,六卿高官中有四卿参加了安顿宾客的活动。宾馆内有人准备柴薪,有人掌握火候,有人负责洗涤,有人提供粮草,有人检修车辆,真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短短的描述,涉及17个接待岗位,足见其敬宾待客之道。
先秦时代的馆舍,修筑上崇尚宏大,注重气派,有所谓“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高其闸闳,厚其墙垣”之说。有的馆舍占地达数里,秦时的渭南上林苑,“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其规模之宏大可想而知。馆舍建筑注重内部装饰,有人专门负责修整厩房,平整道路,粉饰墙壁。每逢贵宾至,还有官员专门检查装饰情况,所谓“司空视途”即是。馆舍在形式上以庭院式多见,筑高墙,设厚垣,庭内分设宫室、车厩、膳宰等场所。庭院式的建筑以墙垣环抱,既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结构,又造成与外界分隔的安全空间。这种风格影响了中国旅馆设计好几千年,至今犹见。在安全措施方面,筑高墙厚垣,使客使无忧,有的馆舍还在墙外挖濠设堑,加以防备。白天设明岗,夜间伏暗哨,巡夜人敲竹打梆,一可恐吓盗贼,二则安抚客使,三三来查看烛火。如有贵宾驾到,司马司寇等官员还领兵保卫,宾馆实行“厉禁”保证安全。子产盛赞晋国的宾馆保卫工作:“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宾客安居其中,无忧无患。当时的馆舍已备验明宾客身份的手段,投宿的官吏使臣持有节符,据官位的高低,所负的使命等不同,分别以金、玉、铜、竹、木、帛等材料制成。节符作为出入凭证,一如当今的身份证、护照。
《周礼》曰:“关门用节符”,有的节符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检验时两半相合才有效。馆舍内的供膳工作、劳动分工更是细密,人材、积薪、监燎、监濯、致饔、献饩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实施。具体点说,准备食物原料的有甸人、兽人、渔人;负责调味的有盐人、醯人、醢人;负责初加工的有庖人、腊人、濯人;烹调制作的有膳伕、烹人、内饔;实施服务的有酒人、浆人、笾人。
和官办的馆舍相比,民办的旅店无论在气势和条件等方面都要差得多,或者可以说供平民百姓旅居的小店根本就无法与官吏富贾旅居的官店相比较。清代,老百姓和一般行旅出门,钱多一点的大多住“客栈”、紊件较好,可供膳食。《老残游记》描写过清代一家客店的“上房”,有“三间屋子,一个里间,两个明间,堂屋上挂个大呢夹板门帘,中间安放一张八仙桌,桌上铺了一张漆布„„”钱少的就住“火房”、“小店”。另外,供平民百姓、贩夫走卒歇宿的还有“大车店”、“骆驼店”、“马店”、“老妈店”、“鸡毛店”等等。民办旅店设备少、服务差,有的简直破烂不堪,不像人住的地方。乾隆年间的火房小店,“盖以宿穷民无被褥者及流丐人,屋内泥涂纸糊无织缛,积鸡毛二尺许,人宿其中,可免僵冻”(《水曹清暇录》)。这类小店的典型代表要算鸡毛店,直到三四十年代,北京天桥一带还有不少这类旅店。店内无被褥,只在土炕上铺一层较厚的鸡毛,因此取名鸡毛店。其房屋低矮潮湿窄小,客房以土坯砌成长条形大炕,夏秋铺一层苇席,冬春靠鸡毛保暖。其实人宿其中既不保暖又不卫生,冬夜里往往冻得浑身瑟缩。住鸡毛店,腿不能直,身不能翻,夏季闷热,汗臭脚臭袭人,蚊蝇跳蚤、虱子臭虫孳生。住客多是外来做苦工的、耍把戏做小买卖的,及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清代蒋士铨的《京师乐府词·鸡毛店》对这类小店的描述可以说人木三分:“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宫豕栅略相似,禾秆黍秸谁与致?鸡毛做茵厚铺地,还用鸡毛织成被。纵橫枕藉鼾駒满,秽气熏蒸人气暖。安神同梦比闺房,挟纩帷毡过燠馆。腹背生羽不可翱,向风脱落肌粟高。天明出街寒虫号,自恨不如鸡有毛。吁嗟乎!今夜三钱乞不得,明日官来布恩德,柳木棺中长寝息。”
旧时城镇中的旅店,大都集中在几条街或某一片区域,如四川的成都便以东大街、西大街最多。旅店门口挂方灯笼,俗称“号灯”,上面除写明旅店的字号外,还书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或“高人下榻,杰士停骖”之类的对联。客来登记,听从安排。其住宿费计算与现在有某些相似之处,如夜人店,次日早饭后起行,算一日店钱;若在午饭后才离店,则算两日之钱。旅店中大都可以搭伙,还有洗脸、洗脚水供应。旅店除接待住宿外,还要代客保管货物、熬药、交信、采买东西。一些“脚店”还设有马厩,供应马饲料。过去来来往往的旅客;以商人、小贩居多,一些旅栈专辟地方用于堆货,代客运货收货、收取货款等。某些行帮的商人也爱专宿某一旅栈。旅栈老板与商人熟悉后,有时还代为联系生意,天长日久,这些旅栈也兼做生意,从旅栈业中分离出来,人称“行栈”。
民间旅店中的服务人员称“幺师”。幺师服务热情周到,颇会察言观色,也熟悉本地情况。幺师说起本地的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娱乐场所、名特产品,如数家珍。旅客进门后,幺师即上前招呼,帮搬行李,端上洗脸水,再办写号手续,安排房间。客人住下后,幺师还要介绍店门的开关时间及厕所、盥洗处的位置等。早晨幺师对旅客中要赶路的,催他起床;早起的,送去开水;迟起的,不要吵醒。晚上临睡前,幺师又到过道、院中喊些注意事项,介绍本地情况。旅客离店时,幺师送至门口,说些“一路平安”、“一帆风顺”的祝愿话,有的还要帮旅客背东西,送到车站码头。
旧时旅店早上开门时,幺师要“喊门”,提醒旅客注意,如“东方亮,江水潮,笼内金鸡把翅摇,楼上客、楼下客,听我幺师办交接”,“打对的,同房间的,各人的东西慢收拾,失掉财物有危险”,“客人们,有事请早起,无事慢休息,店门未曾开,东西未曾蚀,店门开过后,蚀了不负责。不要慌,不要忙,失掉东西要着急,莫要转来问:看到没有?拾到没有?那时店家,概不负责。”
一些设在山村的幺店子则是另一番景象。它们一般在山村小路旁,多数是单家独户,能供二三十人食宿,有的还兼卖烟酒、土杂货。客来投宿,也不兴登记。冬天客人过多时,往往围火塘烤火过夜。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钢铁加工配送业的发展状况(定稿)
钢铁加工配送业的发展状况 物流配送是一种新兴产业,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第三源泉。对钢铁企业来讲,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先进的仓储、拉近服务距离、满足用户的需求、追求用......
产品加工协议书汇编五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协议的重要性,签订协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什么样的协议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产品加工协议书5篇,希望能......
关于产品加工合同范文合集六篇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合同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合同是对双方的保障又是一种约束。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拟定合同呢?下......
精选产品加工合同范文汇编7篇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合同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合同的签订是对双方之间权利义务的最好规范。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
产品加工事迹材料 为了更好更快推进我校示范校建设、改变我系教学模式,使学生体会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达到产教合一的目的,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即结合我系生产任务完成掘进......
1.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起步于1985年。现有5家音像出版单位和3家音像复制单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已具备较大规模和实力。全省现有在编人员222人,年录音录相......
目前国内外公司(网络)订餐业发展概况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餐饮业近年来也在发生着嬗变。一方面,大型餐饮企业更加注重信息化;另一方面,新兴互联网公司深深打上餐饮的烙印。一批以餐......
培训主要内容: 公司几大系列有哪些产品,公司的产品是做什么用的,用在哪些地方(包括客户产品的用途),公司各片区的分布情况,有哪些客户,哪些竞争对手,公司的销售状况,在行业中的竞争力,......PG PG电子 APPPG PG电子 APP